欢迎来到肥城市利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0538-3234118
神思遐想 祈福纳吉-肥桃文化-肥城市利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官网

肥桃文化

 

推荐产品

24小时服务热线 0538-3234118

肥桃文化

神思遐想 祈福纳吉

发布日期:2021-06-15 11:46:24浏览次数:463

桃的故事犹如一颗盛果期的佛桃树,千百年来,结的硕果累累,一个接着一个,一串连着一串……
  众所周知,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我国神话中叙述事件最早的是“开天辟地”神话。《诗经》是我国记载神话最早的著作。而《山海经》这部先秦时期的奇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从中也可以看到几分真实历史的影子。
  《夸父逐日》和《桃都山神话》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有关桃的神话作品。对这两则神话历代文人学者研究颇多,观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夸父逐日》神话讲的是追求光明与大自然斗争,是一个民族迁徒神话。神话的“夸父”是神或人或动物或图腾或氏族名,我认为都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先民的精神追求。正像有的学者讲的:“神话思维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和心理环境中原始人类的一种特殊智力形式和思维方式,是原始人民借以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理论思维’体系”。


  《夸父追日》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神话


  从前的博文国里有一位臣人,名叫“夸父”。他经常住在北方大荒中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山上。他奔跑起来很快,衣着打扮也很奇特,左右两个耳朵上挂了两条蛇,算是耳环,左右两中手里握着两条大黄蛇,显得十分威武。
  有一天,夸父看见原野上西斜的太阳,忽然想到:“太阳落下地去,黑夜便要来临,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这一奇想,使他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悲壮的事情。
  夸父追着太阳飞快的奔跑着,跑啊跑啊,追呀,追呀,快得就像一阵风,瞬息间便已超越千万里。一直把太阳追到了禺谷。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一团极大的红亮的火球就在他的面前,夸父欢喜地举起双手,想把这个火球捉住,但极度的疲劳使他口渴难耐。他伏下身子,拼命地喝黄河和渭河的水,转眼之间,黄河、渭河的手都被他喝干了。他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水,可惜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晕了。
  夸父颓然地像一座山样地倒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这巨人的倒下而发出轰然的震响。这时,太阳已向禺谷落去,把最后的几缕金色的光辉涂抹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便把手里拄的杖奋力往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当东方的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便发现了原野上死去的夸父,已经变做了一座大山。山的北边,有一片绿叶茂密、硕果累累的桃树,传说就是夸父抛出去的手杖变成的。一片片桃树结出了蜜甜可口的果实,供给后来追寻光明的人解除口渴,使他们一个个精神百倍。不惜牺牲地去努力奋斗,奋勇前行。这段神话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原文只有37字。
  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桃文化神话“神荼、郁垒”也叫“桃都山神话”,今本《山海经》未见记载。但很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王充的《论衡·订鬼篇》、《乱龙篇》,司马迁的《史记·武帝本纪》、《后汉书·礼仪志》、《太平御览·果·桃》、宋裴骃的《集解》注、《文选·东京赋》李善注引《风俗通》和《汉学堂从书》辑《河图括地图》等等。研究专家指出,这是一个氏族融合的神话。神话中的“桃都山”是夸父族人聚居地之一;“神荼、郁垒”是扶桃木的守护神,“鸡”、“桃”、“虎”、“鬼”均为图腾崇拜的氏族,大桃树上的天鸡是扶桑树上的太阳鸟的变体,是桃林文化和扶桑文化的结合。汉朝王充著的《论衡·订鬼篇》对这则神话是这样描写的:
  《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种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我国有关桃的民间传说从地域上说的是广泛的,从内容上看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植物、动物的,有神仙人物的,有仙桃来源、食桃成仙的,也有桃枝避邪驱鬼的。在此录几种不同类型的有趣传说。


《肥桃的传说》


  在肥城的西尚里村桃园里,有一颗古老的桃树,谁也说不清这棵精壮的桃树活了多久。听当地的老者讲,这棵桃树与当年王母娘娘的举办的一次蟠桃会有关系。
  相传在肥城的白云山下,住着一户姓王的老汉。老汉个子瘦小,年逾花甲,家贫如洗,在山坡上用茅草搭起了三间破草房,艰难度日。
  王老汉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他特别喜爱桃树,房前屋后,地坡下都种上了一株株桃树。每到清明前后桃花盛开的时候和仲秋前后桃子成熟的时候,王老汉都坐在桃树下,叼着旱烟袋,滋润有味地吸着烟,享受着一份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有一年,天大旱,地里庄稼颗粒不收,桃树也象得了瘟疫一样无精打采。人们无法生活下去。王老汉一家只好随着逃荒的人流四处乞讨。后来王老汉终于支撑不住,病卧不起,临终前他爬到庙前,祈求老天爷下点雨,救救天下的百姓,但老天爷始终没有睁眼,龙王也没有抬头,王老汉含恨死去了。
  王老汉死后,王老婆婆的日子更加艰难,竟也一病不起。为了给老母亲治病,儿子把种的桃子全部卖了,可钱还是不够,还有一味贵重的营养药配不上。儿子想,药不全,治不好病。便焦急地问大夫:“这味药有什么可以代替的吗?”大夫回答道:“有,需要你腿上的二两肉即可”。儿子听罢,二话不说,回到家中,取出菜刀,从腿上割下了一块肉,为母亲煎药服用。王老婆婆的病真的就慢慢好了。
  这件事正好给准备到泰山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的七仙女看到了,七仙女回禀了王母娘娘,并请求降福人间。王母娘娘听后很是感动,便将一棵硕大的仙桃核投落到白云山脚下王老汉的桃园中。果然,桃核长出了一株高大的桃树,结的桃肥大,汁甜,每个都在一斤以上,人们无不啧啧称奇。
  从此,这一家,这一带逐渐富裕起来,桃树也繁衍开来,一片一片铺满百里山坡,成为驰名中外,群桃之冠的肥桃之乡。


《杨贵妃·桃花浴》


  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世人皆知。“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贵妃善沐浴桃花汤,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唐朝天宝四载,即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正象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云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人宠爱在一人”。
  杨贵妃之所以从备受皇帝李隆基的宠爱,除了“天生丽质”以外,与她在华清宫里华清池经常用温泉桃花浴是分不开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桃花浴的主要秘方为:防风、荆芥、桃花、茉莉花、丹桂花、川芎、甘松等,可清除各种异味,出浴如芙蓉出水,分外娇媚,皮肤变得光泽润滑无比,三日内其香不散。
  从此,王公贵族,大户人家的少女、少妇纷纷效仿,风靡一时。


《鬼怕桃树枝》


  相传很久以前,在泰山西部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个少年,很英俊,勇敢,村里的人给他取个外号叫不怕。他每天都到村后的白云山上放羊。
  有一天,他把牛赶到山后,就爬到山顶去玩。突然听到一阵低微的打石声,便循声走去。走到响声处,见一鬼正在一个小洞里凿石。这个鬼长发披肩,浑身黑毛,奇大无比的鼻子,血盆般的大口,相貌阴森可怕。
  这鬼发现了少年,大声喝道:“你是哪家的小子,竟敢闯到老爷的家里来,看我把你抓来做午餐”。不怕正色道:“你这可恶的魔鬼,伤害了多少人,我来找你算账!”鬼怪叫了一声,便扑向不怕。不怕一闪身躲到一块大石后面,鬼追赶了过来,不怕又跑到另一块石头下后,鬼连扑了两个空,追扑愈急。不怕十分机灵,东绕西转,捡起石头打鬼。但鬼毫不惧色,继续追赶。这时不怕随身从旁边折了一枝桃树枝,慢慢绕到鬼身后,向鬼的头部打击,这一打竟把鬼打昏了过去。没过多长时间,鬼又醒了过来,撒腿就逃。不怕追了上去,截住了鬼的去路。鬼望见不怕手中的“金鞭”,吓得就地一滚,变成了一只肥大的黑老鼠慌张逃窜。不怕照准黑老鼠狠狠打击,黑老鼠便化作一滩污血。
  少年不怕用桃树枝打鬼的故事很快传开了。所以现在农村很多地方,时常看到每家每户的门上、窗上都插上一根细桃枝。小孩出门时,背后也都插着一根细桃枝,说是这样便可以驱鬼保平安了。
  在我国桃文化发源地的主要地区——泰山脚下,黄河之滨的肥城还广泛流传着很多有关桃的神话和传说。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温凉泉》、《南极老人》、《八仙庆寿》、《偷桃》、《张道士种桃》等。
  有关桃的传说和故事流传到了现代,又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再录两则现代桃的故事。


《冯玉祥肥城种佛桃》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对佛桃情有独钟。1934年隐居泰山时,在仲秋桃熟的时候到肥城桃园视察,看到硕大如斗、甘美多汁的佛桃时,情不自禁,出口成章,赋诗一首:“肥城桃,肥城桃,越大越好,不独达官贵人食,穷苦大众也要吃个饱”。
  到了冬天,冯玉祥将军就派部属宋海亭和恭振亚到肥城北仪仙村筹建桃园。1936年冯玉祥将军又在泰山试种佛桃,同时,将泰山苹果移到北仪仙村试栽。到1938年春,冯玉祥将军在肥城的桃园以优惠三分之一的价格出售桃苗十万余株,为发展佛桃事业尽了心力,做出了贡献。


《“桃王”与“亚运”》


  1990年9月的北京,第11届亚洲运动会召开前夕,山东省肥城市办事处李志文第11位桃农,把精心培育的11个特大肥桃献给了亚运会。
  亚运会组委会又将这11棵肥桃转赠给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接到桃后,出语不凡:“ 11棵肥桃11棵心,代表11亿中国人民,献给11届亚运会——四个11”!
  接着,袁伟民让工作人员挑了两个最大最好的肥桃送给训练受伤的台北女篮选手蒋忆德小姐,以示慰问。工作人员对蒋小姐说:“这是山东桃农对亚运会的一片心意。听说您受伤了,袁伟民团长特意让我们给您送来两个。祝您早日治好伤,赛出好成绩。”蒋小姐听罢格外高兴,双手捧着硕大肥桃的爱不释手,她把桃贴在脸上,亲了又亲。一旁的新华社记者迅速扣动快门,摄下了这一动人的镜头。
  其实,这里李志文等桃农第五次向国家献肥桃了。
  70多岁的李志文从小跟着爷爷、父亲学种桃树。1953年,他代表互助组的17户桃农,挑选了13个大肥桃(共14斤多),寄给国务院,转交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笔回信,并寄去50元钱,以后他曾三次进京给党中央、毛主席送肥桃。当他得知要在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的喜讯后,早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就和其他桃农选择了最好的品种——红里肥桃,精心培养。当肥桃成熟后,他们又特制了一个装桃的木箱,工工整整的写上:“11个肥桃11棵心,棵棵红心献亚运”。 
  9月9日,北京亚运会就给李志文等桃农寄来了纪念证书。
  桃农的故事就像肥城十万亩“世上桃源”一样,面积在扩大,品种在优化,一代一代地在流传……

0538-3234118